James c羅 閃電森林 比基尼 2010環法 

北市小學國語文基測出爐 不排除縮減英語教學的授課
【東森新聞報 95/04/20 地方中心/台北報導】

台北市長馬英九於20日聽取北市94年度國語文領域基本學力檢測工作報告,檢測結果顯示北市學生的國語文能力不若外界所想像的低;檢測也針對家長的職業、學歷等背景資料進行分析,發現最顯著的影響因素不在背景,而在於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態度,馬英九鼓勵家長多關心子女的學習狀況,以健全學生各方面的發展。  負責測驗工作的臺北市大同國小校長陳清義指出,此次國語文領域基本學力檢測以全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為對象,以電腦劃卡封閉性試題加上作文抽測方式等20個能力指標進行。  封閉性試題檢測結果顯示,在31,000名受試的學生中,有6,412名學生達到90分以上進階級能力,比例約為20%;59%的學生達到75-90分精熟級能力;近15%學生達到60-75分基礎級能力,4.49%的學生程度則未達基礎級。  陳校長指出,綜合檢測結果看來,能力在80分以上的學生仍占大部分,顯示北市學生的國語文能力並不若外界所想像的低。  檢測也針對家長的背景及學生日常生活進行調查,數據顯示與家長同住的子女成績較好;而家長出生地對學生表現沒有顯著影響,這也代表新移民子女語言能力並沒有較差,這項結果與國教院的分析一致;另外,家長教育程度越高(不包括博士),子女通過比例也越高;家長從事教職,子女通過率最好,其次則是軍人、公務員和商人;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比例較高,子女的表現也較好;原住民學童未達基礎比例達17%,比起非原住民學童的4%高出不少。  馬英九綜合此部分資料指出,家長的背景雖然可能影響子女的表現,但最重要的,仍是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態度,只要家長多多關心子女的學習狀況,子女就會有比較好的學習表現。  他指示教育局針對文化接觸較不利的原住民和新移民子女,設計課後活動,也鼓勵他們多閱讀。  針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調查顯示,每天看電視上網時間越長的學生,國語文程度越低;每天練習作業1-2小時的高年級學生,程度最好;每週課堂上接受考試次數,從不到1次提高到2-3次,在學習成效上明顯提高,但超過3次後就沒有顯著差異;有感受到同儕競爭壓力的學生,學習成效也較好。  教育局長吳清基表示,這份檢測結果可以是一面鏡子,供政策執行者和教育單位反省,除了可以提醒家長重視親職教育和教養態度外,也讓學校瞭解,過多的作業和考試只會造成學生負荷,對提升程度並無實效,吳局長也表示,在不影響鄉土語言教學和英語教學的前提下,中年級可以增加2小時的國語文能力教學,這部分需增加約4千萬經費。  針對檢測成果,教育局建議未來增加檢測中年級程度、擴增檢測科目、教育部應修改常用字(詞)頻表、挹注經費課後扶助,增加國小國語文教學時數2節、並提昇教師評量命題及解釋能力。  馬英九對教育局此次檢測國小學生國語文能力表示高度肯定,指示未來應定期且擴大辦理類似檢測,進一步瞭解學生應達到什麼程度、標準和目標,以及北市的標準和全國的標準有無差異?此外,馬英九更鼓勵持續推廣閱讀活動,他以自己小時候看武俠小說的經驗指出,閱讀對提升國語文能力很有幫助,一生受用不盡。  馬英九表示,增加國語文授課時數的政策非做不可,如果在小學的課堂中真的排不出時間,不排除縮減英語教學的授課時數,馬英九認為,小學教英語不是要讓小學生有優異的英語能力,是為了讓學生對英文不陌生,而小學是以培養健全國民為目標,國語文的學習當然應優先於英語的學習,而且透過國文的學習,文理通,事理才能通,對未來學習其他語言也有幫助。


 

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徐雅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